而此时,AI财经社发现,智点汽车的股东名单中,曾经的创始人沈海寅及其已不在列,代之以参与本轮融资的衡庐资本领、株洲市国投集团、动力谷产投等。
备受外界关注的是,智点和奇点都曾有一个相同的实控人——沈海寅。此前,掌握奇点汽车实体的智车优行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持有智点汽车80%股份,而沈海寅至今仍是智车优行的法人代表、大股东。去年8月,作为奇点汽车创始人的沈海寅退出了智点汽车的高层团队,智车优行将所持智点股份减少至15%,随后沈海寅正式从智点汽车的主要人员中退出。
因为此时此刻,同源的奇点汽车正是另一派景象——5年8轮融资170亿,频现资金链断裂传言,与蔚来同期出道,四年过去却仍无法量产。6月2日,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两则限制消费令,限制对象为董事长沈海寅,执行标的为65.24万元和724.71万元。
尽管表面来看沈海寅已退出智点,但外界仍然质疑沈海寅此举是否为了将问题重重的奇点与智点分开,以便于另起炉灶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曾经的造车明星奇点汽车,暗淡的前景已很难改变。
如今,“新造车”赛道上头部玩家已逐渐锁定,对于始终停留在“PPT造车”阶段的创业者来说,新一轮淘汰赛逐渐开启。在这场比赛中,失去现金流的那部分车企跑得越来越慢,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,“决定生死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上市速度,不应该被钱约束发展,每个企业都应该争分夺秒。”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AI财经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