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想汽车哪里出了问题?至少目前来看,理想汽车至少在三个层面面临困境:
第一,新能源汽车战局已全面拉开,有资金、技术、市场实力一较高下的玩家就属特斯拉和国内新造车三巨头,蔚来、理想、小鹏都已囤积超300亿现金备战。过去以低成本经营著称的理想也开始快速扩张,由此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,让理想在未来长时间内都将面临盈利困难。
第二,小鹏、蔚来已经开始分散营收来源,小鹏汽车第一季度首次确认了软件收入,但理想还在依靠硬件。且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换电技术,理想都缺乏竞争力,除了“增程式”,再无明显的技术标签。自动驾驶技术更是有待提升,目前已出现多起安全事件。
第三,常年以理想ONE单一车型征战市场,为理想带来了荣耀,也带来了掣肘。2023年上线纯电动车的目标促使理想不断迭代,多款车型同时研发、团队转型融合的路上,理想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理想亏了
一众造车新势力中,理想汽车最能赚钱,接近20%的毛利率,一度只有特斯拉能与之比肩。
去年7月底,理想汽车登陆纳斯达克,完成阶段性胜利。媒体花费大量笔墨回顾了这家“抠门”的造车新势力是如何在SEV失败、融资困难、量产交付晚、增程式不受认可的多重困难下,依靠捉襟见肘的现金流顺利运转,并实现了两位数的毛利率和率先盈利。
过往战史暂且抛开不看,理想是新造车三巨头中,最后一位登陆资本市场的玩家。它的上市,标志着赛道的第一阶段决出高下,新能源汽车的中场战事也基本锁定。已经落地上海的特斯拉将和蔚来、小鹏、理想一起,深入国内市场,贴身血战。
今年2月,理想汽车发布了业界闻名,同时也饱受争议的“2025战略”——在2025年占据国内电动车20%的市场份额,销量达到160万辆,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。
这是李想根据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推算的数据。《规划》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将达到20%,以2%年复合增长率计,2025年,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将达3228万辆,新能源车销量为807万辆。理想汽车想获取20%市场份额,就得卖出160万辆车。